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娱乐视频:一个亟待开发的积极情绪教育新领域

时间:2016-03-14 09:40 点击:
【论文摘要】娱乐视频是一种常见的、易获得的、具有吸引力的资源,它能让人在一种休闲放松的氛围中体验到愉悦、快乐。这种资源已经成为各大媒体广泛采用的形式,深受大众的喜爱。娱乐视频能够产生积极的情绪,这些积极的情绪一方面直接引起适应性的生理反应
  【论文摘要】娱乐视频是一种常见的、易获得的、具有吸引力的资源,它能让人在一种休闲放松的氛围中体验到愉悦、快乐。这种资源已经成为各大媒体广泛采用的形式,深受大众的喜爱。娱乐视频能够产生积极的情绪,这些积极的情绪一方面直接引起适应性的生理反应,另一方面通过拓展一建构的机制,建构各种个人资源,个人资源的累积潜移默化带来长期积极的心理效应,有助于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利用娱乐视频进行积极情绪教育,为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新领域。
  【论文关键词】娱乐视频;积极情绪;拓展一建构机制;实境课程教学模式;网络在线教学模式
  娱乐视频是指能吸引人注意并给予人乐趣,让人放松和快乐的视频信息,它以其生动形象的动态性、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微博、新闻、娱乐网站等广泛采用的媒介形式。徐畅、周成林等人的研究显示,娱乐视频能有效诱发具体积极情绪,且诱发的情绪能够保持一段时间,[1]这种外在的刺激能够诱发心理体验,存在情绪动机过程和社会认知过程这两种可能的解释[2]a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对个体影响可以通过拓展一建构机制建立认知、心理、社会和身体这四个方面的个人资源,[3]这些资源的累积具有重要的进化发展意义。另外,积极情绪可能会增加民族自豪感和希望感,消除消极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受限于取样的难度和诱发事件的突发性,还没有具体的实证研究,但一些社会事件中存在这方面的倾向。乔伊纳和同事指出,在近20年的时间内(1972-1989),自杀的报告病例最低的一天是美国曲棍球队在"冰上奇迹杯"战胜俄罗斯的第二天,这种全民性胜利引发的希望感,大大降低了自杀率。同样,新奥尔良圣徒队从长期的失败者到2010年超级杯冠军,给了居民希望,使他们挣扎着从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破坏中恢复。[4]这些社会事件让民众产生希望感这一积极情绪,进一步激发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简单来说,娱乐视频这种便利、易获得的资源能够有效地诱发积极情绪,它们的累积可以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建立心理资源,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娱乐视频应用于积极情绪教育的研究国内仅存在于少量的TED?讲座,娱乐视频应用于积极情绪教育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新领域。
  一、积极情绪的重要性
  情绪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主要由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构成。关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一般将喜悦、愉快等情绪称为积极情绪,并且认为积极情绪是较好的情绪,对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术上,积极情绪被认为是最佳的幸福感制造者,同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平衡也攸关着主观幸福感。[5]-般来说,积极情绪是在愉悦舒适的环境中产生的具有心理弹性的倾向,而消极情绪通常是在威胁的环境下产生的具体的倾向。[6]传统的情绪教育理念关注如何处理消极情绪,重治疗而不是预防。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积极心理学兴起的近十年内,教育学家开始关注积极情绪,教育理念转向预防和发展功能。
  积极情绪是一种暂时的愉悦的心境状态,这种心境状态如何转化为健康、成功和长寿,积极情绪拓展一建构理论为这种转变提供解释。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弗瑞德克森于1998年首次提出拓展一建构理论,该理论指出,个体体验到积极情绪,可能暂时扩大思维视野,增加行动的动力,发展各种个人和社会资源,这些资源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最终会带来长期的积极效应。[7]目前,无论是从教育学到心理肿瘤学,积极情绪已经成为社会、生理、心理,甚至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预测因素。积极情绪能够成为重要的预测因子,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积极情绪引发积极的生理反应
  生理和心理是相辅相成共同变化的,如同消极情绪会使个体处于高激活的应激状态以便应对环境挑战一样,积极情绪能够使个体的各项机能处于非活化状态,保持机体动态平衡。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引发积极的生理反应,主要包括抑制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释放[8]、促进血液中免疫抗体S-IgA(分泌性免疫球蛋白)的分泌[9]、促使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分泌[10],通过这三个方面,个体的压力感降低、机体免疫活动加快、提高了健康的运动意识,最终个体的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并导致个人会更正向地评估健康水平,报告更少的疾病症状和更轻的疼痛感。积极情绪能够降低乳腺癌风险,抵御普通感冒,提高哮喘的峰值水平,[11]这些医学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积极情绪带来积极的生理效应。
  (二)积极情绪可以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积极情绪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通过增加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动力来实现的。在积极情绪的氛围下,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动力都会增加,遇到问题时更易打开思路,全面思考各种应对策略,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缩短问题解决的时间,在这种应对导向的倾向下,激励参与新的行为。除此之外,在应激环境下,积极情绪可以消减和修复消极情绪的冲击[12],降低压力,使个体内心变得平静、舒适。积极的情绪作为对抗生活压力的支柱,如果有意识地培养积极情绪,可以缓冲或者消除生活中遇到的适应困难和压力事件的伤害,减轻对未来不幸的冲击。而且,一旦积极情绪累积形成了积极心理品质,这种效应具有持续作用。
  按照拓展一建构理论,积极情绪长期的累积有助于个人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积极情绪与自信、正向理解他人、亲社会性、复原力、希望感、幸福感等积极品质有较高的相关。[13]这些心理资源的增加,会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使个体更好地面对人生困境,如愉快和希望感等积极情绪可以有效抵抗产后抑郁,降低突发事件对个体的冲击。[14]Fredrickson对"911"事件进行调查,发现恐怖事件之前表现出较高复原力的个体具有积极的情绪态度,乐观看待未来,出现抑郁的比例较低。在AIDS感染者中,对自身的康复能力抱有超乐观态度的人,症状出现得相对较晚,在康复锻炼中表现更好,生存时间也更长。[15]而且,积极情绪对指导思想和行为的心理资源有长远的影响,一旦持久性资源构建完成,这种资源便长期储存,供将来提取使用,提高生存机会。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